您的位置:首页  中国
茆巍:真案与假案——明代“李福达案”的惊天反转
发布部门:法史网     发布时间:2017-12-27

 

   明世宗朱厚熜(1521-1566年在位)

 

明代嘉靖年间,山西发生了一起反逆案件,案犯名叫李福达。原本只是一起地方细案,后来却演变成扑朔迷离的大案,先后经过七审,导致几十位官员因罪受罚。该案对明代政制与统治秩序的冲击力,堪与著名的梃击案相比。

反复七审 惊动朝廷

嘉靖二年(1523)某日,有个叫薛良的人,向山西代州知州杜蕙举报太原左卫指挥张寅的真正身份是逃犯李福达。此人曾于弘治年间参与地下宗教起事,被逮系后逃出,更名李五。正德年间,又网罗信徒,聚众数千,在陕西举旗造反,失败后下落不明,不知何时竟当上太原左卫指挥了。

根据官方资料,太原左卫指挥张寅是五台人,其名载于当地张氏宗谱,并有嘉靖元年官方黄册为证。案件经过州审,又经按察使审,再经山西巡抚毕昭再审,最终还是释放了这个名叫张寅的嫌犯,因为他举出了黄册为证。

嘉靖五年,御史马录巡按山西,此案再起波澜。马录在重审该案时,接到了武定侯郭勋的来信,为嫌犯张寅说情。原来张寅在京期间,曾与郭勋交往。这封说情信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反而使马录加深了怀疑,他抓住蛛丝马迹,最终查证了张寅确实就是李福达。

马录将武定侯郭勋的托请之信,与案件一并上报,引起了都察院的注意,弹劾奏章如雪片飞来。因为,如果坐实了张寅就是李福达,那么郭勋的行为就等于结交匪党,罪不容诛。在郭勋等的要求下,锦衣卫将人犯从山西直接提讯来京,再度加以审问。

三法司、锦衣卫等初审后,嘉靖帝对结论表示不满。九卿等在午门前再度鞫问,嘉靖帝仍表不满。法司不得不将马录提京,并将原审中持有不同意见的毕昭等调京,参与审理。结果三次重审,都认定张寅就是李福达。在嘉靖直接干涉下,三法司进行改组,张璁、桂萼、方献夫三人分别被调入,案情发生大反转,张寅并非李福达。原审官员及弹劾言官纷纷被入罪处罚,朝堂几空。张寅被释放,令其闲住。

何以惊天反转

李福达案提京并不断再审的关键,在于牵连了武定侯郭勋。嘉靖帝为什么为了一位侯爵,不惜付出四十多位官员的身家呢?原因在于随着郭勋的介入,嘉靖帝认为此案原审官的本意在郭不在李,目的是报大礼仪之仇。

所谓大礼仪,就是嘉靖帝朱厚熜继位那年开始的,关于其父母依礼应当如何对待的大讨论。明武宗驾崩后,他以武宗亲弟身份继位,奉孝宗为皇考,改生父(兴献王)称皇叔。嘉靖帝不予接受,坚决要求以本生父母为皇考,以孝宗为皇伯考。争论了三年,群臣数度跪请哭阙,请求嘉靖帝改变主张。嘉靖帝不为所动,并杖死了十六名官员。这一争论中支持他的,只有包括郭勋在内的极少数臣子。

审理之初,嘉靖帝一度认可地方判决,但试图袒护郭勋。群臣交章弹奏,使嘉靖认为,该案已经不是李福达的真假问题,而是打击当年在危局中支持他的臣子。这就是他决定提京审,并反复改组审讯人员,直到最后自己满意结果的原因所在。基于他在大礼仪中对那些哭阙臣子的不信任,随着案情的复杂化,他不断地假定并加深判断,这几十位反复参与的官员都抱有这一目的。于是,李福达案演化成了大礼仪之争的延续,更演化成了对皇帝的忠诚与否之战。

明代党争与司法

那么,张寅是否就是李福达呢?这个谜底可能永远无法揭开了。从史料记载来看,他很可能就是。当时正是徐阶当政,全力给嘉靖朝旧案翻案。从毕昭最后认可马录的结论来看,这种自我高难度的否定或许只有证据均非常充实,才有可能达到。张寅就是李福达的论断,成立几率远大于张寅不是李福达。

李福达案反映了明代党争对于政治格局和重要刑案的影响。明太祖朱元璋担心大权之旁落,废相而亲统六部,但后世皇帝精力不济,遂逐渐形成了内阁与司礼监并立的畸形双重制,就此意义而言,明代的中枢体系一直就没有理顺过。这种体制下,不仅内阁与司礼监的关系无法理顺,内阁内部关系也无法理顺。内阁为控制百官而组党,百官为对付内阁而结派,结果整个政坛一起限入无休止的内耗。对监察权的过分依赖,又造成言官的高度活跃,加之一些皇帝迷恋仙道,怠政懒政,又激发了官员们的讪君卖真。在君臣关系严重区隔的情况下,一些看似简单的事件也会讹变成大案,其后梃击”“红丸”“移宫等案其实无不如此。

(文章来源:《法制日报》2017-12-27

(作者:茆巍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研究员)